• 中文
  • English
  • 收藏本站
  • 首页
  • 关于我们
  • 专业团队
  • 新闻动态
  • 学术前沿
  • 房地产
  • 私募基金
  • 公司并购
  • 投资移民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律师介绍
  • 专家顾问
  • 法规速递
  • 理论研究
  • 律师实务
  • 业界动态
  • 法规速递
  • 理论研究
  • 律师实务
  • 业界动态
  • 法规速递
  • 理论研究
  • 律师实务
  • 业界动态

欢迎登陆中国法大法律服务中心,如需咨询法律问题,请发电邮,或者拨打电话+86 13011130330。

热门文章

  • 政策调控房屋纠纷处理
  • 并购金融简报
  • 个股期权业务明年有望正式推出
  • 浦东新区促进股权投资企业和股权...
  • 律师提醒:对赌协议可能成为创业...
  • 股东之间转让股权,其他股东能否...
  • 辩法析理,止纷争——上海协力律...
  • 律师提醒:对赌协议可能成为创业...
  •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创...
  • 如何正确理解私募基金中普通合伙...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法规速递

                                   上海高院 《关于审理“二手房”买卖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
 
上海高院 《关于审理“二手房”买卖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关于下发《关于审理“二手房”买卖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的通知 
第一、二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民二庭,各区、县法院民一庭、民三庭,浦东新区法院、黄浦法院民四庭,宝山法院速裁庭,各人民法庭: 
随着本市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相关的房地产纠纷有所增加,尤其是在“二手房”买卖纠纷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为妥善处理好此类纠纷,统一 一类案件的法律适用,我庭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广泛听取了相关法院意见,出台《关于审理“二手房”买卖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现将该解答下发给你们,供你们 审理案件时参考。执行中如发现问题,请及时向我们反映。 
2005年12月16日 
 
关于审理“二手房”买卖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 
 
1、本解答的适用范围  答:本解答所涉之“二手房”买卖,系指买卖双方经合意,出卖人转移房屋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一定对价而产生的民事合同关系。 新建商品房的买卖及公房使用权的转让,不适用本解答。 
2、未经房屋共同共有人同意,出卖人对外签订的“二手房”买卖合同,效力如何认定?  答:审判实践中,经常遇到房屋共有人以其他 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为由,主张其他共有人对外签订的“二手房”买卖合同无效。对此问题,应区别不同的情形分别处理。一是房屋出售时,权利登记仅为出卖 人一人的,基于不动产的公示、公信原则,买受人有理由相信出卖人系房屋的完全权利人,其与出卖人之间签订的买卖合同,应认定为有效;但如有证据证明买受人 存有过错,与出卖人恶意串通,损害其他共有人利益的除外。二是房屋出售时,权利登记为数人的,基于部分共同共有人不得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法律规定,在其他 权利人事后不予追认的情况下,应认定买卖合同无效;但买受人有理由相信出卖人有代理权,符合表见代理构成要件的,应确认买卖合同有效。 
3、未经在房屋内共同居住的其他成员同意,房屋所有权人对外签订的“二手房”买卖合同,效力如何认定?  答:房屋权利人个人购买 所得的房屋,配偶或其他亲属因婚姻或亲属关系形成了同住事实,房屋所有权人有义务保障其居住权益,但该权益的存在并不构成对房屋所有权人处分房屋的限制。 因此,未经在房屋内共同居住的其他成员同意并不影响房屋所有权人对外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 
4、2004年4月26日“期房限转”政策出台后,一方尚未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即与他人订立转让合同。该转让合同的效力如何认定?  答:高院在今年6月16日《民事法律适用问答》(2005年第1期)对此作了阐述,明确不能仅因出卖方尚未取得房屋所有权证而认定转让合同无效。其理由 是:房屋买卖合同的买方在尚未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之前,其虽不能享有房屋所有权,但享有买卖合同上的债权。而债权转让是合同法赋予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之一,没 有理由不允许当事人转让自己的合同权利,因此买
方再予转让并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至于目前关于“期房限转”的地方性规定,其所规定的是当事人在取 得房屋所有权证之前的再转让行为,房地产登记部门不予办理登记,该规定所产生的后果是受让方可能要承担无法实际取得房屋的风险,但并不影响转让合同的效 力。 
5、当事人已就房屋买卖事宜达成了具体约定,但未签订《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示范文本。当事人之间的买卖合同是否成立、有效?   答:《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是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共同制定的示范文本,当事人可以约定采用,或参照示范文本订立买卖合 同。实践中,买卖双方就房屋买卖事宜达成一致意见后,为办理过户手续之需要,大多约定双方再需签订《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示范文本。对此,买卖合同是否 成立、有效应根据双方的合意情况,予以区别对待。  如双方明确以签订《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为买卖合同成立、生效要件的,从其约定。  如双方并未作出上述约定,而双方已经签订的协议书具备了房屋买卖合同的主要内容,应视为买卖合同成立,并认定合同有效。双方约定再签订《上海市房地产买 卖合同》,只是以格式合同的形式对买卖关系予以确认。当事人未签订《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的,不影响原已成立的合同关系。 
6、合同签订后,一方不愿意再履行买卖合同,而另一方坚决要求继续履行的,如何处理?  答:按照约定全面履行合同义务是合同履行 的一项基本原则。因此,除合同另有约定或出现可单方解除合同的法定情形外,无论是合同签订后的预期违约还是合同履行期届满后的实际违约,如另一方坚决要求 继续履行的,除符合《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外,应责令双方继续履行。在履行义务的同时,另一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对于确 不能继续履行的,违约方应当赔偿因违约而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预期可得利益损失。其中房屋涨跌损失的确定,可参照以下方式:一、双方协商确定 的,从其约定;二、双方不能协商确定的:(一)原则上可比照最相类似房屋的市场成交价(首先是同幢相同楼层及房型;其次是相邻幢同楼层及房型;再次是相同 区域内房屋)与买卖合同成交价之差确定房屋涨跌损失;(二)无最相类似房屋比照的,可通过专业机构评估确定房屋涨跌损失。认定损失的时间点应从保护守约方 的利益出发,以守约方的请求为基础,结合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违约方的违约行为确定之日以及审理中房屋的涨跌情况等,合理确定。    最后,守约方损失的认定还应综合考虑守约方的履约情况、违约方能预见的因房屋价值涨跌而产生的损失以及双方是否已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损失扩大等因素。 
7、“二手房”买卖合同中,因房屋质量问题引发纠纷,出卖人应如何承担房屋质量瑕疵担保责任?  答:买卖合同的出卖人应就买卖标 的物向买受人承担质量瑕疵担保责任。但由于“二手房”买卖中的标的物一般已使用一定年限,并存在装修、装饰等现状,买受人对房屋的瑕疵状况也应有理性的判 断。因此,对于出卖人故意隐瞒房屋质量瑕疵的,应承担赔偿责任。对于出卖人已如实告知瑕疵或买受人已明知瑕疵的,则出卖人不承担责任。对于房屋的隐蔽瑕 疵,如并非出卖人在装璜、使用过程中所产生,而系房屋本身所固有的,若没有证据证明出售一方对此是知晓的,出卖人亦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但买受人可以房屋 所有人身份,依据因合同转让而取得的权利,向开发商主张保修责任或赔偿责任。 
8、当事人分别签订了几份买卖合同,但约定的房价不一致。现当事人对于房屋成交价格产生争议,如何认定?  答:对于前后合同约定 的房价不一致这一情况,根据后合同优先于前合同的原则,原则上应以后订立的合同为准。如一方当

友情链接

:  中国政法大学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首都律师   | 北京司法局 | 世纪律师事务所  |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协会

登录信箱 |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版权所有 2013. 中国法大法律服务中心